找到相关内容19770篇,用时10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

    五节 禅修 第六节 止观 第七节 慈、悲、菩提心和菩萨道的善巧方便 第八节 金刚乘 第九节 上师、灌顶及象征 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 译者前言 在中文世界生活的人,对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...饿鬼具有匮乏的心态,不论得到多少,永远都不满足,希望得到更多。 净土也像这样,如果你以善念或菩提心做事,那么日常的经历都能成为净土。你可以坐在你目前的位置上读这本书经历到净土。 一天之中,一个小时之中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0876305.html
  • 四圣谛

  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故佛陀证悟涅盘(成佛)时,无一物可得,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。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,这边拿,那边抓,“财产”太多,样样都放不下,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。如果有一天,我们觉悟到无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1976359.html
  • 如何学佛--静波法师

    ,它得了一条生命,这倒肯定是无疑的。 你要知道,通过这种仪式,你、你的所得因缘、你的成佛的资粮在积累。 我们经常见到有些受了菩萨戒的人常常对那些畜生讲:‘你是畜生!有痴!发菩提心!’其实它会发吗?不会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1176414.html
  • 柬埔寨佛教史

    为其中少部。可证知当时扶南为东南亚强大的文化国家,佛教亦流行,存有自印度传来丰富的梵文佛典。   《续高僧传》卷一真谛传,附记有扶南国须菩提(Subhti),于扬州至敬寺,为陈主(公元557-581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05976895.html
  • 释恒强:《阿含道次第》讲纲(下)

    ;<阿含部T2>>p.635.3)   由精进成正觉   佛告阿难。唯精进。修习多修习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说是语已。正坐端身系念。(《杂·七二七》,<&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676942.html
  • 论唐五代宋元的画僧及其对绘画史之贡献

     居住南岳的画僧松庵上人,也好作水墨葡萄以抒志节,《傅与励诗集》有诗诵其品德。   温日观的松江同乡普明,则以画兰出名。他号雪窗,俗姓曹,居苏州承天能仁禅寺、嘉定菩提寺。普明所作,兰叶扶疏,幽香浮动...

    思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5777016.html
  • 批判与回应—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

    传统,如寂天的《入菩萨行论》,宗喀巴(1357~1419)的《入中论善显密意疏》、《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》、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 [[1]]嘉曹杰·达玛仁钦的《听宗喀巴大师讲八难题备忘录》等均有对唯识宗...》之文。《法华》还序初成道时《华严》之事,明知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显在《中论》之内。又偈云:“虽复勤精进,修行菩提道,若先非佛性,终不得成佛。”长行释云: “如铁无金性,虽复锻炼终不得成金”即佛性文也。...

    海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577109.html
  • 赵朴初与中国的人间佛教

    菩萨智慧花果”。又说:“是故菩提属于众生。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”。所以,只有利他才能自利,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,这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,这也是人间佛教的...

    正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75977111.html
  • 人生格言

    未空,誓不成佛;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。”   出家人为了修学佛法,弘扬圣教,化度众生,离苦得乐,转迷成悟,而割爱辞亲。将生命奉献给佛教,奉献给众生,这都是人生追求的另一种境界、也是一种积极向上舍己利人的...

    达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177293.html
  • 朱熹的儒佛之辨

    认为佛教心性论的要害在“作用是性”。(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二六,第3022页)此语源于禅宗东土祖师菩提达摩在南印度传法的故事:   波罗提曰:“王既有道,何摈沙门?我虽无解,愿王致问。”王怒而问曰:“何者...

    刘立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5277295.html